明基醫院港股上市再折戟 高收費與醫療糾紛成“攔路虎”
6個月內兩度遞交招股書,又兩度因“期滿失效”告終——華東地區最大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集團明基醫院集團的港股上市計劃再度擱淺。這家頭頂“首家民營三甲醫院”光環的機構,為何始終難獲資本市場認可?高增長的財務數據背后,合規風險與盈利爭議或成其最大掣肘。
上市之路屢碰壁:兩次申請均“失效”
港交所網站最新信息顯示,明基醫院集團于2024年4月3日遞交的港股上市申請已轉為“失效”狀態。這是該集團繼2024年4月首次申請失效后,第二次折戟港交所。根據規則,企業需在首次遞交招股書后6個月內完成上市聆訊,否則申請自動失效。盡管去年10月明基醫院曾“搶救式”更新招股書,但最終仍未推進實質性進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證監會早在今年1月已批準其境外發行備案,允許發行不超過9389.55萬普通股,但備案有效期僅持續至2025年1月。若未能在此期間完成上市,明基醫院需重新申請備案。
財務數據亮眼背后:高收費模式遭詬病
招股書披露,2021-2024年上半年,明基醫院集團營收從22.24億元增至13.30億元(半年),凈利潤由0.69億元攀升至0.63億元(半年)。按2023年收入計,其位列華東民營營利性醫院榜首,全國第七。然而,支撐業績的高收費模式卻引發爭議:2023年次均住院費達1.80萬元,顯著高于全國三級公立醫院平均水平;門診次均費用500元,亦高于行業標準。
“民營醫院提供高價服務卻未匹配差異化優勢,這是患者投訴的核心矛盾。”業內人士指出。此前,該院因“反向抹零”違法收費被立案調查,更被曝出267起醫療糾紛,其中58起涉及患者死亡,賠償金額累計達1420萬元。
擴張野心遇冷:民營醫院港股上市陷困局
明基醫院原計劃將募資用于南京、蘇州院區擴建及智慧化升級,但這一藍圖暫被按下暫停鍵。其遭遇并非孤例:陸道培醫療、樹蘭醫療等多家民營機構同樣多次沖擊港股未果,成功上市的美中嘉和則陷入營收下滑、虧損擴大的窘境。
“港股投資者對綜合類民營醫院尤為謹慎。”某投行人士分析稱,公立醫院的強勢地位、醫患糾紛引發的合規風險,以及專科醫院更清晰的盈利邏輯,均削弱了市場對綜合民營醫院的信心。招股書中提及的52起未決醫療糾紛,更被視為潛在“爆雷點”。
未來挑戰:政策與信任的雙重考驗
盡管明基醫院手握三甲資質與JCI認證,但其面臨的挑戰遠未結束。一方面,生育率下滑導致婦產科等“創收主力”科室增長承壓;另一方面,監管層對醫療合規性的審查日益嚴格,
民營醫院需在擴張與風險管控間找到平衡。若無法解決患者信任危機、優化服務性價比,即便未來重啟上市,仍難逃資本市場的審視目光。
結語
當“高端醫療”的光環褪去,明基醫院集團的上市困局折射出民營醫療行業的集體焦慮——如何在公立醫療體系的夾縫中,講好一個兼具社會價值與商業可持續性的故事?這或許是比登陸港股更艱難的命題。
本文結合AI工具生成
標簽: 明基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