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爾特年報“難產”:子公司造假引爆退市危機 4.5萬股東陷“刑事掛案+爆倉”雙殺困局
司爾特近日發布公告稱無法在預定期限內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這一事件的核心問題源于公司全資子公司貴州路發實業有限公司的財務造假與管理人員職務侵占。
根據公告披露,該子公司存在虛構成本、費用的行為,導致公司定期報告數據失實。由于財務核算的延續性,2021-2023年度的財務數據準確性直接影響2024年年報的編制,而目前公司無法確認前期會計差錯的完整性和金額準確性,導致年報審計機構無法出具審計報告。
此次事件暴露了公司內控體系的重大缺陷。早在2024年,獨立董事吳玉光、朱克亮就因“黃席利涉嫌職務侵占”案件無法獲得充分證據,對年報真實性提出質疑,但案件長期無進展,形成“掛案”,使得歷史財務數據的可信度持續受損。此次公告進一步證實,造假行為與職務犯罪直接相關,公司既是財務造假的責任主體,也是內部人員侵占資金的受害者。
從市場影響看,司爾特面臨多重風險: ?
1. 退市風險:根據深交所規則,若公司未能在法定期限(2025年4月30日)披露年報,股票將于5月4日起停牌;停牌兩個月后若仍無法披露,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ST);此后若再逾期兩個月,可能直接終止上市。 ?
2. 股價暴跌壓力:投資者情緒已受重創,公告發布后股價較2024年高點下跌約20%,且控股股東國購產業質押的1.23億股已跌破平倉線,可能引發爆倉連鎖反應。 ?
3. 審計非標意見風險:即便后續完成整改,年報仍可能被審計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導致強制退市。 ?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此前發布的業績預告顯示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幅超100%,表面數據亮眼,但此次事件揭示其業績增長可能建立在虛假財務基礎上。若造假行為被證實涉及主營業務,不僅歷史業績需追溯調整,還可能影響上下游合作方信任,進一步沖擊經營穩定性。 ?
目前,公司正處于刑事調查與監管整改的雙重壓力下。安徽證監局要求其在5月23日前完成整改,但公司坦言“核查手段有限”,難以獨立確認造假規模,實際整改難度極大。投資者需警惕該事件可能引發的長期連鎖反應,包括法律訴訟、資金鏈斷裂等風險。
(注:本文結合AI工具生成,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標簽: 爾特
相關文章
- 詳細閱讀
-
司爾特:監事會對《董事會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帶強調事項的無保留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的專項說明》的意見詳細閱讀
司爾特:監事會對《董事會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帶強調事項的無保留...
2025-04-30 26 爾特
-
菲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回應遭警方起訴:指控“站不住腳”,明顯有人想把我趕下臺詳細閱讀
【環球網報道】路透社報道稱,菲律賓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當地時間27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稱,菲總統馬科斯試圖“將她趕下臺”。報道提到,菲律賓國家警察...
2024-11-28 32 爾特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