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恩斯特動力尚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富凱財經
在連續幾年業績大增,曼恩斯特今年業績疲弱,前三季度凈利潤大降逾七成。公司布局固態電池,能否帶來新的盈利增長點?
近期,固態電池概念火熱,有研新材、天奈科技等個股大漲,而曼恩斯特也沾上了熱點股價三天大漲超三成,不過在連續大漲后該股14日大跌逾12%。作為鋰電池產業鏈公司,曼恩斯特今年以來業績不佳,前三季度凈利潤大降逾七成。盡管本輪反彈該股累計最大漲幅翻倍,但距歷史高點仍有相當距離。
固態電池助推大漲
固態電池是一種電池科技。與現今普遍使用的鋰離子電池和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不同的是,固態電池是一種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由于科學界認為鋰離子電池已經到達極限,固態電池于近年被視為可以繼承鋰離子電池地位的電池。固態鋰電池技術采用鋰、鈉制成的玻璃化合物為傳導物質,取代以往鋰電池的電解液,大大提升鋰電池的能量密度。
近期,固態電池概念股集體走強。有研新材收出連續5個漲停板,天奈科技、曼恩斯特三天均大漲逾三成,走勢極其搶眼。
從炒作該股的資金來看,既有機構席位,也有營業部游資席位。交易所12日龍虎榜數據顯示,最近三天深股通專用席位買入1.02億元,銀河證券宜昌新世紀營業部買入5785萬元,兩個機構專用席位分別買入5160萬元和3652萬元。
曼恩斯特與固態電池有關聯。公司日前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在固態電池領域,材料端、工藝端、裝備端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先進的涂層技術工程應用能力作為底層依托,完善了“濕法+干法”工藝裝備的雙線布局。目前,公司已為國內外多家企業提供干法電極的測試實驗,且在纖維化及復合成膜工藝已獲得少量設備訂單,未來將在干法成膜全套工藝裝備加大研發投入及市場開發力度。
消息面上,多家上市公司在固態電池方面有新進展。日前廣汽集團表示,公司已初步打通全固態電池全流程制造工藝,預計于2026年裝車搭載于昊鉑車型。長安汽車預計,2027年公司實現全固態電池裝車驗證,2030年全固態電池量產裝車。
曼恩斯特大漲與公司儲能訂單也有關系。公司12日晚公告稱,近日控股子公司湖南安誠與華東勘測、河北瑞風簽署了《察北管理區(300MW/1.2GWh)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項目儲能成套設備(150MW/600MWh)采購合同》,合同總金額為4.05億元,占公司2023年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超50%。
業績大降股價仍破發
資料顯示,曼恩斯特主營業務為高精密狹縫式涂布模頭及其配件、涂布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去年5月12日登陸創業板,發行價高達76.8元。即使算上公司去年年報推出的10轉2股派5元的分配方案,目前公司股價仍處于破發狀態。
財務數據顯示,曼恩斯特去年凈利潤3.41億元,同比增長68%;然而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凈利潤6416萬元,同比大降74%。
曼恩斯特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10.3億元,同比增長83.55%;歸母凈利潤為6415.71萬元,同比下降74.43%。公司表示,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由于儲能裝備和智能裝備的收入比重增加,但毛利率的下降影響了整體盈利能力。
由此不難看出,公司增收不增利。前三季度,公司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金額合計5324.58萬元,這或許是公司業績大降的原因之一。
曼恩斯特主營業務為鋰電池生產企業或設備類公司提供高精密縫式涂布模頭。目前來看鋰電池整體產能過剩,周期下行帶來公司凈利潤下滑也不足為奇。
去年下半年以來,曼恩斯特股價持續走弱,累計最大跌幅高達七成。在這樣的背景下,公司推出了回購計劃。曼恩斯特10月24日晚間公告,公司董事長唐雪姣提議以1億元至2億元回購股份,回購的股份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
在市場大幅反彈和回購消息的刺激下,曼恩斯特近期股價大漲,從9月下旬的29.54元低點一路走強,近期更是在固態電池概念的刺激下飆升,股價一度實現翻倍。
業內普遍認為,從液態電池到升級成固態電池的道路上,有四個難題需要解決:首先是材料,其次是工藝水平,再次是成本,最后是實際效用。就目前的數據顯示來看,固態電池有著續航時間較長、能量密度較高、不會發生自燃、抗穿刺以及寬溫域工作窗口等優點,但這些優點必須要經過實踐檢驗然后實現大批量生產才可以出現在公眾面前。
由于固態電池大面積商業化時間似乎仍不確定,未來曼恩斯特能否通過布局固態電池來實現業績增長,目前看仍需觀察。
標簽: 曼恩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