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能源董秘薪酬132萬行業TOP5 重大訴訟披露不及時領罰單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專題:專題|2024年度A股董秘數據報告:1144位董秘年薪超百萬 占比超21%
董秘作為連接投資者與上市公司的“橋梁”,在上市公司資本運作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新浪財經《2024年度A股董秘數據報告》顯示,2024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薪酬合計達40.86億元,平均年薪75.43萬元。
從煤炭行業看,2024年董秘薪酬為2,855.05萬元,較上年整體上升11%;從人均薪酬看,2024年環保行業人均董秘薪酬為77.16萬元,上一年為69.55萬元。
從薪酬分布情況下,37家煤炭公司中,董秘薪酬集中在35萬至65萬區間,其公司數量為18家,占比接近一半左右。
剔除任期不滿一年或2025年新上任的董秘,煤炭行業董秘薪酬前三分別永泰能源、中煤能源、大有能源,年薪分別為137萬元、136萬元、132萬元;煤炭行業薪酬倒數前三的分別為安泰集團、開灤股份、云煤能源,對應薪酬分別為32萬元、42萬元、43元。
煤炭行業薪酬排名TOP10的公司分別為物產環能、淮河能源、永泰能源等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中煤能源董秘2024薪酬為TOP10的第4名,薪酬為136萬,漲幅超過20%,但其接待次數為0。
值得注意的是,大有能源董秘薪酬132萬行業TOP5,但卻未能勤勉盡責被監管出具警示函。
2024年6月,上交所網站披露關于對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大有能源”)及有關責任人予以監管警示的決定。
上交所表示,經查明,大有能源在信息披露等方面,有關責任人在職責履行方面存在違規。
2024年5月28日,大有能源披露《關于會計差錯更正及定期報告更正的公告》顯示,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存在以下兩項會計差錯。一是公司所屬千秋煤礦自2023年7月起外購煤炭并與自產煤摻配對外銷售,公司在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中以總額法確認有關收入。2023年年度報告審計期間,經與年審會計師溝通論證,公司綜合判斷上述摻配銷售業務存在一定的代理人特征,不承擔向客戶轉讓商品的主要責任,在2023年年報披露中將相關收入確認方式由總額法改為凈額法;二是公司在關聯交易數據統計上存在一些偏差,造成部分內部關聯交易未充分抵消。
就上述會計差錯事項,大有能源對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予以更正,合計調減營業收入3.73億元,占更正前營業收入的7.54%;同時合計調減營業成本3.73億元,占更正前營業成本的7.56%。
2023年4月15日,大有能源披露《關于涉及訴訟事項的公告》顯示,原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生態環境局(簡稱“海西州生態環境局”)就被告天峻義海能源煤炭經營有限公司(簡稱“義海能源公司”)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有關事項,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義海能源公司承擔生態環境恢復工程費用、生態服務價值損失等合計約10.30億元,并請求判令公司對相關金額承擔連帶責任,占公司2022年經審計凈資產的12.87%。
2024年5月21日,大有能源披露《關于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工作函的公告》顯示,公司于2024年1月3日收到民事判決書,一審判決上市公司不承擔責任。公司未通過臨時公告及時披露相關重大訴訟的判決結果,遲至2024年3月30日在2023年年度報告中才予以披露,相關進展披露不及時。
2024年4月20日,大有能源披露《關于訴訟事項的進展公告》顯示,公司于2024年3月29日收到青海省高院送達的《應訴通知書》和海西州生態環境局《民事上訴狀》副本,海西州生態環境局不服一審判決,向青海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公司未及時披露相關重大訴訟的二審訴訟進展,遲至2024年4月20日才就相關訴訟進展予以披露,相關信息披露不及時。
上交所表示,綜上,大有能源定期報告財務信息披露不準確、重大訴訟進展披露不及時,上述行為違反了《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15號——財務報告的一般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簡稱《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時任財務總監譚洪濤作為公司財務事項的具體負責人,時任董事會秘書張建強作為公司信息披露事項的具體負責人,未能勤勉盡責,對公司的違規行為承擔主要責任,相關責任人的行為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及其在《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聲明及承諾書》中作出的承諾。
鑒于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根據《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上交所決定對大有能源及時任財務總監譚洪濤、時任董事會秘書張建強予以監管警示。
煤炭行業董秘年齡主要集中在47歲至56歲之間,在37煤炭企業中有27家董秘年齡位于該區間,數量占比為73%。值得注意的是,37家煤炭企業董秘學歷中,22家本科學歷、13家碩士學歷,一家潞安環能為博士學歷,一家安源煤業為專科學歷。
接待數量或某種程度反映董秘與市場積極溝通態度。我們發現,新集能源為接待次數最多的,高達704次,其次分別為兗礦能源、甘肅能化,接待次數分別為178次、132次。淮河能源、大有能源等16家企業接待次數為0。
標簽: 罰單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