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證券:港股定價權在誰手上?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海通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整體上看,外資在港股存量持股結構中仍占據主導地位,但隨著南向資金的大舉流入,南向在港股的邊際定價權正逐步提升。分行業看,近期南向資金在港股泛消費、紅利板塊上的定價權逐步增強,外資在港股科技、金融板塊上擁有更大定價權。春季行情已是下半場,后續市場震蕩波動或增多,重視存在預期差的消費醫藥、地產板塊,科技是中期維度主線。
海通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在科技熱點催化下,近期中國資產開啟一輪重估行情。其中港股表現十分亮眼,1月中旬以來,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最大漲幅達到33%、49%。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港股行情中南向資金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年初以來南向累計流入近3900億港元,短短三個月內的流入規模已超過去年全年凈流入金額的一半。隨著南向資金涌入,港股資金格局發生何種變化,當前港股定價權在誰手上?
在港股存量持股結構中,外資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在市場普遍認知中,港股市場區別于A股市場,外資在港股市場中的定價權更強,這一點從存量持股市值占比的角度能得到佐證。
整體來看,目前外資的港股存量持股占比仍然最高,持有近三分之二的港股市值,而港股通、本地資金持股占比不到20%。值得注意的是,24年初以來南向資金在港股的持股占比持續攀升,至今累計提升5.4個百分點,在港股持倉結構中的排名上升至僅次于外資的位置;相較之下,外資在港股中的持倉占比有所下降,較24年初回落3.1個百分點。盡管如此,外資在港股存量持股結構中仍具備絕對定價權。
南向資金正在取得港股市場邊際上的定價權。上文提到,過去一年南向資金在港股存量持倉結構中的占比持續提升、外資占比趨勢性走弱,背后實際上是過去一段時間南向加速流入港股、外資持續流出。因此從過去一段時間的流量視角來看,南向資金其實正在取得港股市場邊際上的定價權。
行業結構層面南向資金在泛消費、紅利板塊上的定價權正在提升。從整體來看,外資在存量港股市場中占據絕對定價權,而南向資金正在取得增量市場中的邊際定價權。從行業結構層面進一步剖析,也可以發現類似規律。存量視角下,當前外資在港股大部分細分行業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科技互聯網以及大金融板塊,以零售、保險、消費者服務為例,截至25/03/18,外資持股占比分別為82%、78%、75%;南向資金在食品零售、電信服務、能源等領域的持倉占比更高,其持倉占比分別達60%、50%、41%;而香港本地或大陸本地資金在半導體、運輸、資本服務上更有話語權,其持倉占比分別為39%、39%、39%。
流量視角下,春節前后Deepseek概念引領的中國科技資產重估行情啟動,南向資金與外資在不同程度上流入港股,但在流入方向上略有差異。其中外資主要加大對港股科技板塊的布局,1/15以來外資主要流入軟件服務(336億港元)、多元金融(119億港元)、生物制藥(61億港元)與技術硬件(5億港元);南向資金同樣流入軟件服務(357億港元)、電信服務(177億港元)等科技板塊,除此之外還大幅流入零售(775億港元)、銀行(361億港元)、汽車(142億港元)等泛消費、紅利行業,而同期外資在這些行業上凈流出,這使得南向在港股泛消費、紅利行業的邊際定價權得到提升。
春季行情已進入下半場,后續市場震蕩波動或增多。從春季行情的時空規律來看,2005年以來歷次A股春季行情中全A指數平均最大漲幅23%、平均上漲42天。自今年1/13春季行情啟動以來,截至25/03/21,萬得全A最大漲幅已達15%、恒生指數最大漲33%,上漲天數44日,從上漲時空看本輪春季行情或已步入后半程。
短期內,驅動市場上漲的動能或在減弱。展望全年,市場望步入基本面驅動的新階段。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5%的GDP目標增速,同時政策進一步加力提效,25年預算赤字率升至4%左右,財政支出強度相較往年明顯加大。政策加力下穩增長信號明確,中期或有望推動宏微觀基本面逐步修復。我們結合政策基調轉向+牛熊周期規律+市場情緒觸底三大因素判斷,24年924以來這輪行情是反轉而并非反彈,25年A股有望步入基本面驅動的新階段。
展望未來,隨著政策發力推動內需修復,消費和地產基本面有望逐步企穩,板塊估值或逐步向中樞回歸。
中期維度AI浪潮下科技仍是主線,中國科技“七姐妹”龍頭正在崛起。近期Deepseek大模型的突破性進展折射出中國科技創新的強勁勢頭,25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激發數字經濟創新活力”,“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政策和技術雙重利好疊加產業周期回升,科技板塊是貫穿中期維度的主線。在科技投資機會中,值得關注的是擁有技術優勢的龍頭企業正加速崛起中。從美股科技巨頭崛起經驗看,其覆蓋硬件設備、軟件服務、半導體、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前沿科技領域,不僅在科技行業占據主導地位,還對美股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當前中國科技企業的崛起有合適的宏觀環境和股市制度背景,同時我國科技“七姐妹”概念崛起在政策面、資金面等方面具備有利條件,未來望涌現中國科技“七姐妹”的領域有AI應用、半導體、高端制造等。
風險提示:穩增長政策落地進度不及預期,國內經濟修復不及預期。
標簽: 海通
相關文章
- 詳細閱讀
-
北交所堅持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國泰海通保薦的能源裝備小巨人長江能科即將上會詳細閱讀
根據北交所的公告,預計將于7月28日上午召開會議審議長江三星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江能科” 的IPO申請。作為一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公司,...
2025-07-28 11 海通
-
券商競逐《財富》中國500強:國泰海通領跑,華泰證券排位大躍升,中信建投與東方證券新晉!中金掉隊?詳細閱讀
專題:2025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揭曉 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位列前三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
2025-07-23 19 海通
-
國泰海通(02611.HK)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增加205%到218%詳細閱讀
格隆匯7月14日丨國泰海通(02611.HK 公告,公司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人民幣152.83億元到人民幣159.57億...
2025-07-14 18 海通
-
國泰海通上交所回購207萬股 金額3992萬元詳細閱讀
國泰海通(601211/02611)發布公告,2025年7月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回購207萬股,回購金額為3992萬元。...
2025-07-03 23 海通
-
邁信林: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江蘇邁信林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報告的信息披露監管問詢函的核查意見詳細閱讀
邁信林: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江蘇邁信林航空科技股份有限...
2025-07-01 31 海通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