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版|長城證券汪毅深度解析關稅戰本質: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4月15日,近期全球市場“股債匯”三殺!美國不得不低頭了? 新浪證券連線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為投資者解析關稅對壘下的投資邏輯與機會。>>視頻直播
汪毅認為,當前博弈本質是“國際秩序主導權爭奪”。相較于美國的脅迫式外交,中國通過提前布局周邊關系、主動提供合作方案,展現出更強的戰略準備與誠意。盡管小國受制于現實壓力可能搖擺,但中國在爭取歐盟等大型經濟體、鞏固區域合作等方面已搶占先機。長期來看,產業鏈自主性與內部市場規模將成為破局關鍵。接下來的關鍵在于觀察這兩個經濟體之間的多層博弈:金融市場博弈、與其他國家的談判博弈,以及各自經濟韌性的博弈。
他表示,美債的崩盤將是特朗普政府最致命的壓力點。美債市場的崩盤不僅會影響到美國政府的融資能力, 而且還會對全球的金融市場造成沖擊。 如果控制不好, 衰退預期將升級為大蕭條預期,容易引發信用危機。 局勢一旦蔓延, 美元資產的信用就會崩潰。 美債無人購買, 借新還舊的劇本也無法繼續進行。
汪毅指出,他對今年往后的內需非常有信心。外部刺激逼迫我們進行改革,如果沒有外部刺激,內部改革可能還提不上日程,或者比較慢。但外部刺激之后,國家更加統一地認識到,要在內需層面下大力氣,在消費層面刺激,相信后續會有一系列政策出臺。當然,如果配合一定的總量政策,比如降息等,國內經濟會運轉得更好。未來,中國經濟的韌性至關重要。只要中國經濟能走出自身的循環體系,資本市場比較穩定,外部國家關系也能爭取到支持,那么美國對我們的負面影響就沒那么大,我們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小,應該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關稅戰本質:現代戰爭的第三種形態,中國需戰略蔑視、戰術重視
汪毅指出,關稅戰是繼“熱戰”“冷戰”“金融戰”后演化出的新型現代戰爭形式。其核心邏輯在于美國試圖通過高關稅政策重塑全球經貿格局,迫使制造業回流以解決自身“制造業空心化”危機。汪毅強調,美國此舉并非單純追求關稅收入,而是出于國家安全考量,意圖重建供應鏈安全并鞏固其全球霸權地位。
他以企業視角類比國家競爭:美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國(客戶),中國作為最大生產國(供應商),雙方博弈如同大客戶要求供應商降價10%的“二選一”游戲。但美國策略存在矛盾——制造業利潤微薄,且人口結構、勞動力成本、產業慣性、科技替代悖論等因素制約其重建制造業的可行性。汪毅直言:“美國若想靠關稅戰重塑制造業競爭力,短期內幾無可能,長期亦是浩大工程。”“”若未來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普及,制造業回流更無必要,“美國更可能以制造業為幌子,構建排除中國的小圈子”。
汪毅強調,美國加征關稅的邏輯并非單純追求貿易收入,而是“安全性儲備”——重建本土制造能力,防范供應鏈風險。但這一策略存在矛盾:美國服務業占經濟主導地位,制造業利潤微薄,且勞動力成本高昂,“人均收入達三四萬美元時,有多少人愿進廠當工人?”此外,美國兩黨掣肘與政策反復性(如關稅豁免“鬧劇”)進一步削弱了其戰略執行力。
汪毅指出,美國真正意圖是打造“高關稅聯盟”,將中國孤立于全球產業鏈之外。但這一策略面臨挑戰:中國既是最大供應商,也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任何國家都無法忽視與中國合作”。例如,東南亞國家在中美間“選邊站”的代價巨大,越南等國的轉口貿易受關稅打擊后,已尋求與中國深化合作。
對中國而言,關稅戰倒逼產業升級與內需轉型。汪毅稱:“中國的家電、手機、造船業已搶占日韓市場,未來需向更高附加值產業鏈攀升,這是結構性矛盾的必然。”
中國外貿韌性凸顯:一季度出口增速5.8%,高端產品競爭力成亮點
盡管關稅戰陰云籠罩,中國一季度外貿數據仍顯韌性。汪毅分析稱,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長5.8%,其中3月增速達12.4%,部分源于“搶出口”效應。從結構看,高新技術產品(+7.3%)、家電(+12.5%)及勞動密集型產品(+10.1%)出口表現亮眼,顯示中國產業鏈升級成效顯著。
不過,隱憂并存:對美出口增速放緩至4.5%,汽車出口受歐盟反補貼調查拖累增速回落,電子產品則因美國關稅政策反復面臨不確定性。汪毅指出,未來需重點關注四、五月出口數據,若下滑明顯,需通過內需刺激對沖風險。他特別強調與歐盟的談判重要性:“適度讓利換取貿易進展,是穩住高端市場的關鍵。”
破局之道:內需改革與全球博弈,中國需“以時間換空間”
面對關稅戰長期化趨勢,汪毅認為中國已前瞻布局“雙循環”戰略,核心在于激發內需潛力。他提出四大改革方向:
收入分配改革:提高住戶部門分配比例,加大個稅起征點調整及特定群體(如靈活就業者、育兒家庭)轉移支付;
服務消費擴容:補齊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短板,釋放服務消費潛力;
債務與市場維穩: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穩定樓市、股市以提振居民消費信心;
產業鏈韌性強化:通過區域合作(如東盟、拉美)分散市場風險,避免被美國“小圈子”孤立。
汪毅總結稱,中美博弈本質是經濟韌性的較量。中國憑借完整的產業鏈、龐大的內需市場及政策執行力,有望在持久戰中占據主動。“關鍵是以改革換時間,等待美國內部矛盾激化或政策轉向,同時加速構建自主可控的經濟循環體系。”
(注:本文觀點Ai輔助,內容均整理自長城證券汪毅公開演講內容)
標簽: 長城
相關文章
-
長城基金汪立:主題溫度較高, 熱點輪動加快詳細閱讀
上周A股市場在美股、港股震蕩上行的基礎上延續上漲態勢,整體賺錢效應的結構化特征仍然明顯。周內市場日均成交額約18,487億元,資金方面微觀流動性分...
2025-07-28 17 長城
-
長城基金譚小兵:醫藥投資中的長期主義詳細閱讀
創新藥加速出海、企業盈利改善,為醫藥投資帶來了新的機會。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中證滬港深創新藥產業指數(931409)年內上漲27.63...
2025-07-26 15 長城
-
景順長城基金周寒穎:港股領漲背后的三重邏輯詳細閱讀
專題:聚焦2025基金二季報:AI、醫藥、新消費…誰是基金新寵? 截至7月21日,恒指年內上漲24.60%之后,未來行情能否持續?景順長城基金經理...
2025-07-22 11 長城
-
長城證券汪毅受邀參加中證協二季度首席經濟學家季度例會詳細閱讀
6月27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組織召開2025年第二季度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例會。長城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毅受邀參加并做2025年下半年宏觀分析及展望交...
2025-07-01 31 長城
-
長城基金余歡:AI發展推動中國資產價值重估詳細閱讀
近期,多家國際投行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與此同時,海外“聰明錢”紛紛將目光投向中國市場,用真金白銀看多中國資產。 全球資本爭相流入的背后,...
2025-06-28 22 長城
-
暖心護航高考路 長城汽車與愛和城教育集團聯合開展愛心送考行動詳細閱讀
6月7日上午,2025年全國高考拉開大幕,千萬考生奔赴考場。為幫助考生平安順利參加考試,解決考生面臨的交通壓力和出行難題,長城汽車聯合愛和城教育集...
2025-06-09 24 長城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