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擬限制14~16nm及以下制程芯片流向中國大陸,臺積電等或面臨更嚴格審查
據悉,美國計劃出臺更多法規,旨在阻止臺積電和其他生產商生產的先進芯片流向中國大陸,這是拜登政府執政最后幾天推出的一系列措施之一。
據知情人士透露,最新舉措旨在鼓勵臺積電、三星電子和英特爾等芯片生產商更仔細地審查客戶并加強盡職調查。
報道稱,這些規定最早可能于周三公布,將以拜登政府周一公布的AI芯片限制措施為基礎。
知情人士稱,根據草案,所有工藝閾值為14或16納米及以下的芯片都將被推定為受全球單獨管制措施限制,需要獲得美國政府許可才能在中國大陸和其他受管制國家/地區銷售。
但芯片制造商有幾種方法可以克服這種假設,因為法規的目標是找出可能試圖規避美國規則來生產先進芯片的中國大陸公司。
報道稱,擬議法規旨在幫助芯片制造商確定哪些設計和哪些客戶受到美國貿易限制。這取決于處理器的強大程度,而處理器的強大程度又取決于每個芯片上煩人晶體管數量。使用更先進的生產技術(以納米為單位),可以添加更多晶體管。一般而言,納米數越小的芯片越復雜。
14至16納米的門檻通常會覆蓋比現有貿易限制所管轄的先進芯片更廣的范圍。但根據草案規定,基于獲批公司名單,以及芯片制造商的總部是否在美國、盟國或中國臺灣,芯片低于該門檻的授權客戶將能夠證明他們的芯片設計不受美國出口管制。
據幾位知情人士透露,或者如果一款芯片的晶體管數量少于300億個,并且是由一家可信賴的公司封裝的(這也會在規則中明確列出),那么它也不會被視為受限制的先進芯片。
知情人士表示,總而言之,這些參數的綜合影響意味著這些規則將針對中國大陸公司設計的更復雜的處理器,即人工智能加速器。
不過,這些規定比政府官員此前向臺積電暗示的更為嚴格。
據知情人士透露,此前,美國商務部要求臺積電停止為中國客戶生產7nm或以下工藝的芯片。
標簽: 制程
相關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