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理財持續虧損,3月債市到底發生了什么?
今年春節后,30年國債指數從年內高點已經回撤了接近5%,很多小伙伴可能體感上比股市波動還大。
就單日行情來看,3月7日和3月11日中證10年國債指數分別“碎蛋”50個和60個(即下跌50bp和60bp),這樣的單日跌幅在2024年全年僅發生過2次。
當前,超過80%的中長期純債基金年內收益轉負,一些底層資產是債券的理財產品可能也出現了一定的回撤,這似乎與“債券是相對穩健固收型資產”的普遍認知有所偏離。
因此無論是投資了債基的個人投資者朋友,還是渠道經理,大家現在可能都需要了解這幾個問題:
1. 3月債市到底發生了什么,為什么前幾天跌這么多?
2. 目前債市的大邏輯發生了哪些變化?
3. 后續會怎么走,我們的債基怎么應對?
(ps:本文干貨很多,可能需要花費幾分鐘時間閱讀,但我們會盡量將專業金融術語解釋得通俗易懂,不用太有閱讀壓力~)
----------------------------------------------
一、3月債市猛跌,背后的三個核心邏輯
還是結論先行,我們直接用一張表格總結,便于大家保存和轉發:
二、債市的大邏輯發生了哪些變化?
我們整理了隨著外部事件和行情走勢,債券市場的主流觀點發生的變化,并總結成大致如下的時間線:
階段1:股市上漲后的震蕩市
2024年9月末到11月末,市場的共識主要是:
l?利于債市的因素,主要是經濟基本面的弱復蘇態勢+較弱的信貸社融數據,這些因素是債券走強的底層支撐。
l?不利債市的因素,是924會議、美國大選、政治局會議等因素給股市帶來階段性情緒提振引發的蹺蹺板效應,以及財政提出的“10萬億”地方政府債發行帶來的供給壓力,再加上臨近年底的季節性資金相對緊張。
二者的力量強弱很難判斷,因而債市期間主要呈現震蕩走平的行情。
階段2:“終局思維”、年底搶籌、供給消化能力驗證三方面共振,帶來債市瘋牛
這段時間,利于債市的因素逐漸顯現,而不利于債市的因素也逐漸消除:
l?“供給壓力”警報解除:
地方政府債加速了發行,但在超季節性供給沖擊下,沒有出現“發飛”的現象,機構呈現出了較強的承接能力,解除了大家對于供給沖擊的擔憂。
l?“股債蹺蹺板效應”壓力減弱:
股市逐漸進入震蕩盤整期,成交額下降。
l?年底搶籌買盤力量加強:
進入年底,保險、銀行、理財等機構具有季節性更高的配置需求,被稱為“年底搶籌”(對此,我們曾寫過許多文章解釋,例如《一文讀懂年底債市的“日歷效應”》),增加了買盤力量。
l?“終局思維”的博弈:
去年12月9日,政治局會議時隔14年重新使用了“適度寬松”作為貨幣政策的定調,而根據歷史經驗,這樣表述后的降息力度都會比較大;加上彼時的各項經濟和信貸數據并不十分理想,理論上也確實需要更多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扶持。
因而,當時市場上部分機構對于2025年的降息幅度做出了非常樂觀的預測,一度認為25年會有50bp左右的降息,即理論上長端債券收益率也應該有50bp的降幅。
雖然實踐中大家都清楚降息是逐步進行的,但是出于擔心錯過牛市、業績落后于其他投資者的非理性心理,市場上出現了名為“終局思維”的博弈:搶在2025年初甚至2024年末,就先大規模上車長端利率債,在年初就讓利率債跑完2025年一整年的降息幅度。
在這個階段,市場最主流的聲音,就是“搶跑買入,不要落后”,以及“每調買機”(每次調整都是買入機會)。
階段3:流動性縮緊+股債蹺蹺板,瓦解搶跑力量
但在2025年春節后,債牛按下了“暫停鍵”,而具體的因素我們前兩周也已經有過詳細的解讀。總結來說,市場情緒由于3個現實因素而變得脆弱:
1. 央媽收緊流動性,資金面偏緊張,負carry壓力持續;
2. 恒生科技和A股成長風格受到DeepSeek影響而表現極為強勢,股債蹺蹺板效應明顯;
3. 2024年末、2025年初的債市瘋牛行情透支了過多的漲幅、帶來了市場的擁擠。
這段時間里,許多之前搶跑的投資者開始質疑債市是否還有繼續上漲的動力、繼續追求短期資本利得收益是否還是一個好選擇,這使得搶跑力量逐漸瓦解。
階段4:反思與修正預期
其實,這個階段也具有階段3的“2.股債蹺蹺板”和“3.市場透支與擁擠”這兩個脆弱因素。不過也有進一步的變化:市場開始自主反思之前搶跑行情的合理性,思考是否應該有更合理的定價點。
在上周3月6日潘行長在表示“擇機降準降息”“研究降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后,市場認為這是比較明確的暫緩降息的信號,自發修正了之前過度的利率下行預期。更多的機構開始反思,10年國債收益率之前下沖到接近1.6%是非常不理性的行為,后面隨著降息預期的調整,10年國債收益率或許還有新的變化。
三、后續會怎么走,我們的債基賬戶怎么應對?
市場瞬息萬變。
在3月11日債市大跌后,12日就迎來了轉機:下午開始,各期限利率債普遍上漲,其中10年國債大幅下行5.5bp(對應的價格漲幅大約是收35個左右的蛋)。
分機構來看,基金是典型的交易盤,其行為最迅捷,也是推動債市下午快速上漲的主要力量。
不過,對于咱們基金和理財投資者而言,這種一兩天的漲跌是幾乎無法把握的,也千萬不要為了抓到單日的漲跌而頻繁進出、損失手續費(算下來還挺高)。我們要把握的是更長期的走勢。
整體來看,當前債市還是具有一個相對堅實的長期邏輯:私人部門(包括咱們居民和廣大企業)信貸需求修復還要時間,當銀行不能通過大量放貸來獲取收益時,對債券的配置需求自然有所支撐,這也形成了堅實的長線資金配置力量。
而短期的風險因素,則是不定時的宏觀調控+股債蹺蹺板+債券漲幅被透支后的盤整下跌。
因而,操作建議上,我們維持之前的看法:
1. 如果你已經是多資產投資者,持倉里包含了股票(股票型基金)、黃金、美股、債基(銀行PR2左右風險等級的理財)等多方面資產,且各資產的比例都不小:
建議繼續保持對長債的關注,不建議頻繁調倉。由于多資產之間的對沖效應,當債基下跌時,這部分的收益可能會在別的資產上找回來(例如近期表現很強的港股基金)。長期來看,至少在私人部門的信貸有力修復之前,長債的邏輯都是有支撐的(正如我們前文所述),值得長期關注。或者也可以考慮關注由專業投資經理管理的長債類投顧組合。
2. 如果你的持倉里,債基占比超過較高:
說明你可能追求穩健,相比于高波資產發生虧損時的不適感,你可能更關注是否能獲得長期穩健低波的收益表現。
那么,在債基投資上,比起在波動和回撤較大長期純債基金上“擔驚受怕”,我們更建議大家嘗試一些更穩健的短債基金組合、以及貨債基金組合,通過優選貨幣市場基金資產作為底倉,并適當配置中短債基金,力爭幫助大家滿足“流動性+收益彈性”的理財需求。
站在當下,你會考慮止損/止盈你的債基嗎?歡迎在留言區與我們交流。
文章來源:廣發基金投顧團隊
---------------------------------
風險提示:廣發基金本著勤勉盡責、誠實守信、投資者利益優先的原則開展基金投顧業務,但并不保證各投顧組合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者參與基金投顧業務,存在本金虧損的風險。基金投資組合策略的風險特征與單只基金產品的風險特征存在差異。基金投顧業務項下各投資組合策略的業績僅代表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的業績表現,為其他投資者創造的收益也不構成業務表現的保證。因基金投資顧問業務尚處于試點階段,存在因基金投顧機構的試點資格被取消不能繼續提供服務的風險。投資前請認真閱讀投顧協議、策略說明書等法律文件,充分了解投顧業務詳情及風險特征,選擇適合自身的組合策略,投資須謹慎
標簽: 債市
相關文章
-
美國債市:國債在本周的發行周期前下跌 收益率曲線陡化詳細閱讀
美國國債周一收盤下跌,長期國債領跌,收益率曲線陡化。本周的附息債標售周期將在周二開啟,其中包括10年期和30年期基準國債。公司債新債發行繁忙也給市...
2025-07-08 17 債市
-
歐洲債市:德債收益率曲線趨陡 短端跑贏詳細閱讀
德國國債周五溫和上漲,短期債券領漲,兩年期債券收益率一度觸及6月中旬以來的最低水平。 德國兩年期債券收益率一度下跌3個基點至1.80%,為6月...
2025-07-05 18 債市
-
美國債市:國債收盤漲跌互現 收益率曲線趨陡詳細閱讀
美國國債周三收盤漲跌互現,收益率曲線趨陡,盤中在區間內波動,并無重大催化因素。5年期國債標售結果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發言似乎在美國午后為中期國債提...
2025-06-26 23 債市
-
美國債市:國債走勢動蕩且收益率曲線陡化詳細閱讀
周五美國國債期貨市場走勢動蕩,原因是最新報告顯示4月個人收入數據好于預期,而PCE價格指數與預期大致相符,之后市場焦點又轉向對貿易關稅的擔憂。在國...
2025-05-31 34 債市
-
歐洲債市:德國國債收窄跌幅詳細閱讀
德國國債、英國國債收窄熊市趨陡走勢,股市從盤中高點回落。 策略師預計,盤后穆迪對德國的評級和惠譽對愛爾蘭的評級更新不會發生變化。 貨幣市場...
2025-05-10 31 債市
-
美國債市:國債漲跌不一 收益率曲線陡化詳細閱讀
美國國債周四漲跌互見,曲線以中期品種為中心大幅陡化,2年期收益率在尾盤下跌約7個基點,長期債券收益率上升,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多達12個基點。在...
2025-04-11 22 債市
發表評論